05)。GSK3抑制剂组完全磷酸化的MafA降低(P
目的观察氯化锂预先给药对老龄大鼠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36只,18月龄,随机分为三组,其中C组和S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L组给予氯化锂2mmol/kg;每天1次,连续5d。S组和L组行肝脏缺血-再灌注手术。术后第3~6天行Morris水迷宫实验,记录逃逸潜伏期和游泳距离。测定大鼠海马组织中糖原合成激酶3β(GSK-3β)、低密度脂蛋白受体6(LRP6)、β-连环素(β-catenin)及其相应磷酸化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C组比较,S组第4~6天和L组第3,4天逃逸潜伏期和游泳距离明显延长(P<0.05);S组p-GSK-3β、p-LRP6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p-β-catenin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5);而L组p-GSK-3β、p-LRP6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5),p-β-catenin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S组比较,L组第3~6天逃逸潜伏期和游泳距离明显缩短(P<0.05),而p-GSK-3β、p-LRP6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5),p-β-catenin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
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KS-3β)是一种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参与生物体内多种细胞功能活动的调节。近年研究发现,GSK-3β是心肌缺血再灌注过程中心肌细胞受损并最终走向死亡的交汇点,其磷酸化是心肌保护性信号通路汇集的关键。本文就GSK-3β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做一综述。
镉是一种分布广泛的重金属污染物,随着工业废弃物的排放通过水、植物、食物等途径进入食物链,从而在人体内蓄积,成为一种具有潜在毒性的有毒物质。镉对生物体的多个系统和器官均有毒害作用,其中有近50%的镉蓄积在肾脏,尤其是肾近曲小管,从而导致肾脏损伤,引发慢性肾脏疾病。本文对镉致肾脏毒性的机制如活性氧堆积、线粒体及内质网应激、钙紊乱、细胞凋亡等进行了总结,并简要的概述了其肾毒性的防治办法。
目的:探讨锂剂对神经干细胞(neural
和 Proteasome抑制剂 stem cells,NSCs)分化的调控作用及机制,为优化NSCs移植治疗SCI疗效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Fischer
344新生大鼠侧脑室下区培养的NSCs为细胞模型,首先采用Cyquant DNA定量法测定对照组及0.5、1、3、5mM锂剂处理组在分化条件下的生长曲线;同时结合星形胶质细胞(AST)标记物GFAP及S100β,行神经元标记物Tuj1细胞免疫化学染色,应用Western Blotting蛋白定量法检测不同浓度锂剂对NSCs分化终产物中神经元及AST总量的影响,同时采用TUNEL凋亡检测法寻找锂剂的非毒性浓度区间,以排除混杂因素。最后通过与其下游经典作用通路GSK3β抑制剂SB216763对NSCs增殖、分化、凋亡的作用比较,探究锂剂的可能作用机制。结果:TUNEL凋亡检测显示体外锂剂的非毒性浓度区间为(0~3mM);在此范围内,1mM锂剂处理组中Tuj+细胞总数较对照组提高约1.47±0.06倍(P<0.05),SB216763处理组Tuj+细胞总数提高约2.25±0.07倍(P<0.05);3mM锂剂处理组中GFAP+细胞总数为对照组的0.55±0.02倍(P0.05)。结论:锂剂可明显促进NSCs向神经元方向分化并AST的分化,其最佳作用浓度分别为1mM及3mM,前者可能是通过锂剂下游经典作用通路GSK3β实现,而后者可能通过GSK3β旁路途径实现。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临床常用药物、睡眠剥夺法及电抽搐疗法来治疗抑郁症。但鉴于目前的治疗方法的起效慢,低治愈率及难以持续应用,从而增加致残率、自杀率等缺点,急需寻求新的治疗方法。有大量实验表明,氯胺酮作为临床麻醉药,具有快速抗抑郁作用,但其具体机制还不明确,本文就近年来对氯胺酮抗抑郁机制的研究加以综述。1氯胺酮的化学性质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通过环氧化酶-2(COX-2)-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调控人肠癌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作用机制。方法:分别采用PGE2和COX-2选择性抑制剂NS-398上调及抑制LoVo细胞COX-2表达,Western
PD98059制造商 Blot检测COX-2对β-catenin蛋白表达的影响;分别采用丹参酮ⅡA、PGE2和/或GSK-3β选择性抑制剂SB-216763作用人肠癌HCT-116细胞24h,Western Blot法检测丹参酮ⅡA对COX-2和β-catenin蛋白表达的影响;ELISA法检测丹参酮ⅡA对VEGF表达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PGE2能够显著上调LoVo细胞中COX-2蛋白表达,同时显著上调β-catenin在细胞总蛋白、浆蛋白和核蛋白中的表达水平;反之,COX-2抑制剂NS-398能够显著下调COX-2和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丹参酮ⅡA能够显著下调COX-2和β-catenin蛋白在人肠癌LoVo细胞中表达水平,并且能够显著下调PGE2诱导的COX-2和β-catenin蛋白的高表达;同时,丹参酮ⅡA能够显著下调人肠癌LoVo细胞VEGF表达水平,并且能够下调PGE2和GSK-3β抑制剂SB-216763诱导的VEGF高表达。结论:丹参酮ⅡA通过抑制人肠癌细胞中COX-2的表达,阻止细胞中β-catenin的累积,从而阻断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下调VEGF表达,这可能是丹参酮ⅡA抗大肠癌血管新生的作用机制之一。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H9c2心肌细胞凋亡和糖原合成酶激酶3(GSK-3)表达及其磷酸化的影响。方法利用缺血台氏液对体外培养的H9c2心肌细胞模拟I/R处理,同时随机分为模型组(模拟缺血90min,再灌注30min)、姜黄素组(再灌注同时加入7.5μmol/L姜黄素)和对照组(正常台氏液培养120min代替模拟I/R),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检测GSK-3、酪氨酸磷酸化GSK-3(pTyr-GSK-3)和丝氨酸磷酸化GSK-3(pSer-GSK-3)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H9c2细胞凋亡率明显提高(t=10.439,P=0.000),模型组pTyr-GSK-3和pSer-GSK-3表达均显著增加(t=5.208,P=0.006;t=5.854,P=0.004)。与模型组比较,姜黄素组凋亡率及pTyr-GSK-3表达水平显著降低(t=-8.325,P=0.001;t=-3.607,P=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