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癌症患者体内唾液酸水平变化的可能机制、唾液酸作为潜在生物标志物对癌症诊断及分期的作用、唾液酸在癌症治疗中的作用、血清和血浆中唾液

对癌症患者体内唾液酸水平变化的可能机制、唾液酸作为潜在生物标志物对癌症诊断及分期的作用、唾液酸在癌症治疗中的作用、血清和血浆中唾液酸水平的检测方法进行了综述,并对唾液酸诊断和治疗癌症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树突状细胞是参与抗肿瘤免疫反应的始动细胞,在肿瘤的进展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而卵巢癌患者体内树突状细胞的功能发生了诸多变化。许多多项研究表明,肿瘤微环境中存在免疫抑制介质,能够通过多种途径引起严重的树突状细胞功能障碍,影响着卵巢癌的进展与预后。全文对卵巢癌肿瘤微环境中树突状细胞的功能和作用作一综述,以期为改善卵巢癌的免疫治疗寻找新思路。
2019年11月,正值Nature创刊150周年, 1975年发表在Nature上的单克隆抗体Selleck JQ-EZ-05技术被评为改变世界的十篇论文之一.这是一项里程碑式的科学技术,为此,本文将从生物医学研究和临床疾病治疗等多个方面探讨单克隆抗体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 正>恶性肿瘤是”癌毒”与”正虚”共同作用的结果,即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1])。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提出中医药理论创新应溯本求源,《黄帝R406核磁内经》中的病机十九条是历代医家研究的重点内容,也是现代中医辨证论治提出的主要来源之一,恶性肿瘤的病机研究也要以《黄帝内经》所蕴含的中医理论为基础,以后世各家学术流派传承为载体,以临床实践为导向,在临床实践和感悟
苗医倡导三本论、气血水论,以此为理论基础,课题组结合多年临床经验,自主研发了广谱抗肿瘤的复方参棱夏(人参、三棱、半夏)。试图从传统医药中探寻新的途径,一定程度上突破上述瓶颈。

Comments are closed.